
新思想凝聚新共識,新時代呼喚新作為
文章來源:海洋地質研究室黨支部 | 發布時間:2018-01-15 | 【打印】 【關閉】
一段時間以來,南海海洋所海洋地質研究室黨支部按照所黨委和上級黨組織的部署要求,組織廣大黨員、科研人員以實際行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一是組織學習討論。黨支部緊緊圍繞黨的十九大鮮明主題,按照“原汁原味地學、聯系實際學”的要求,通過讀書自學、專題討論、網絡學習等多種形式,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和新黨章,深刻領會、準確把握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義,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科研工作實踐。
二是堅持知行合一。黨支部和研究室領導班子準確把握十九大報告中關于“南海島礁建設積極推進”、“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建設科技強國”等重大決策部署,結合國家“經略南海”、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戰略、以及中科院實施“率先行動”計劃的目標,按照南海海洋所立足島礁、深耕南海、跨越深藍的戰略定位,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與科技創新工作有機融合,引導黨員、科研人員不忘科技報國為民的初心,牢記國家海洋戰略科技力量的使命,將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融入到日??蒲泄ぷ髦?,立足崗位,銳意進取,同心協力,攻堅克難,奮力在新時代干出新氣象、實現新作為。
三是重點研發項目取得重要進展。在實施中科院先導專項A項目中,以黨員為核心的DJ科研團隊,歷經近8個月的野外海上艱苦工作,成功完成科學鉆探任務,獲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樣品和資料,實現NSDJ鉆孔深度和穿透礁體的歷史性突破,填補了我國在DJ水下科學考察領域的多項空白,為我國在該海域實施資源開發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奠定了重要基礎。在100多天的綜合地球物理調查航次中,支部黨員始終沖在最前面,哪里最困難、最艱苦、最危險,黨員就出現在那里,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作用有力保障了科考任務的完成。
四是南海大洋鉆探航次順利實施并取得重要成果。向榮、蘇翔、邱寧、張翠梅、張錦昌5名黨員科學家積極參與國際IODP367/368航次,順利完成了在南海洋陸過渡帶綜合大洋鉆探任務,獲取了深層沉積物、沉積巖、玄武巖和變質巖等一批巖芯樣品資料,揭示南海陸緣破裂前可能有中/下地殼剝露,拓展了全球大陸邊緣破裂機制認識;在外緣隆起獲得漸新世以來連續沉積記錄,對揭示南海生命史和古氣候環境變化具有重要意義。
五是中-巴印度洋聯合航次進展順利。中-巴北印度洋莫克蘭海溝聯合科考任務是國際前沿研究課題,重點研究莫克蘭海溝的大尺度地質構造以及鄰近地區的地震海嘯等地質災害,直接為我國“一帶一路”建設服務。航次采集的第一手資料將有助于解決北印度洋地球科學領域的關鍵問題。
新的一年,新的起點,新的氣象。海洋地質研究室黨支部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帶領全室黨員和科技工作者振奮精神、迎難而上,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挑戰,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轉化為砥礪前進的強大動力,努力在海洋科技創新工作中再創佳績。
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集中學習研討黨的十九大報告
科研人員在“決心”號上觀察鉆取上來的巖芯
科研人員在馬里亞納海溝投入萬米海底地震儀
中巴印度洋聯合航次
2018年1月12日